從今天開始,也就是2015年2月1日起,深圳小汽車高峰期“限外”令正式實施,并“依法”開罰,依據的是哪條“法”,不知道,也可能是某位官老爺的話。1月30日深圳市交警部門就對外公布了詳細的限行方案。交管部門將主要通過“車牌識別系統”等電子技術監(jiān)控設備抓拍“執(zhí)法”。自2月1日起,深圳交管部門的系統若是監(jiān)測到非深號牌載客汽車在深圳限行道路、限行時段有行駛記錄的,第一次、第二次不予處罰,自第三次起“依法”處罰。據深圳市交警局監(jiān)控科副科長劉義介紹,對認定的違法行為依照《深圳經濟特區(qū)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》第十一條第(四)項規(guī)定,對違反《通告》規(guī)定的車輛駕駛人處300元罰款,一次扣3分!這個處罰真的很重,看來深圳要出重拳整治“外來車輛”了。
另外,通過提前申報,深圳市政府準許非深圳號牌車輛每月1次在深圳限行時段、路段行駛。也就是說,國內非深圳牌照車輛要在深圳市內行駛時,需要提前向深圳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,經批準后,這些車輛才能每月在中國領土的深圳相關地區(qū)行駛一次,否則就是“違法”行駛,各位不要抱怨念著繞口,事實就是這樣的。
還需要注意的是,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規(guī)定,下列非深圳核發(fā)機動車號牌載客汽車不限行:一是執(zhí)行任務的軍車、警車、消防車、救護車、工程救險車;二是持有道路運輸證件的客運車輛(不含租賃小汽車);三是粵港、粵澳兩地號牌、使領館號牌車輛。筆者在此提醒各位大陸司機朋友,如果你們想要到深圳去搞投資,或是到深圳舉辦參加大型展會的車輛,也必須要提前到我深圳人民政府的相關部門去辦理申請,經批準后,領到通行證才能在中國深圳行駛。這個過程可能比中國大陸車型去申請在港澳的通行證還要麻煩,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要去深圳,可以先去申請港澳車輛的牌照,然后再用港澳牌照申請在深圳的通行許可,或許會比較快哦!
深圳的這種做法很像古代諸侯割據時期的劃地為界,以前可能是軍事割據,現在就是經濟割據。當然最早實施外地車輛限入政策并非深圳,而是首都。首都“排外”的主要目的:一是為了美其名曰的治理交通擁堵;二是為了首長們的安全考慮。后來上海也開始“限外”,但是限外的路段僅是在早晚高峰期不能上高架,F在深圳學習了首都和上海的做法,“限外”區(qū)域非常大,包括福田區(qū)、羅湖區(qū)、南山區(qū)、鹽田區(qū)四個行政區(qū)域內的所有道路,而且還要求什么外地車輛每月只能通行一次。為什么是每月通行一次,而不是半月通行兩次或兩月通行一次?這樣的決定有科學依據嗎?符合深圳地區(qū)的經濟發(fā)展要求嗎?不會又是拍腦袋做出來的決定吧?
為了證明限外政策的正確性,有媒體開始報道稱:“深圳去年12月29日試行了一個月的高峰期限外令,效果如何呢?深圳交警部門表示,原特區(qū)內高峰期外地車出行減少,通行效率有所提高。”這顯然是在為限外政策涂脂抹粉,而且對于這樣的官方說辭真的感覺好熟悉。
記得早在2010年,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突然宣布實施汽車限購政策時,輿論也紛紛指責北京的做法欠妥,而半年后官方的回應是:北京對“治堵”政策的效果進行了官方評價。根據最新監(jiān)測數據,目前北京緩解交通擁堵取得“初步成效”,道路交通運行狀況有了改善。而從源頭上調節(jié)機動車過快增長和過度使用,對緩解交通擁堵至關重要。搖號限購政策實施半年來,北京擁堵里程減少至115公里,降幅達33%;平均擁堵時間減少1小時零5分鐘,降幅達50%。
既然北京實施限購僅半年時間,就收到了效果,那么實施四年限購后的北京是不是開車流暢無比、相當愜意、不會再堵了呢?事與愿違,北京還是全國的“首堵”,有媒體報道稱:北京目前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平均車速曾最低達到12.3 km/h,東西城區(qū)的擁堵指數高到了9.9,一般來說,交通擁堵指數達到8即進入嚴重擁堵的級別,市內道路基本就是個“大停車場”。但是對于這樣的尷尬擁堵狀況,卻再無官方解釋了,F在深圳突襲限購后又“限外”,還利用媒體宣傳這種政策的所謂好處,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,能問責嗎?
另外,從目前限購及排外的城市來開,空氣質量狀況也沒有明顯改善,還是以首都為例(因為北京是這一系列政策的始作俑者),自2010年12月23日北京正式成為國內首個發(fā)布汽車限購令的城市以來。截止2014年年底,北京參加小客車搖號的人數已上升至166萬,搖號中簽率僅為1.1%,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北京市汽車保有量的增加。但是根據環(huán)保部的公開數據,北京2014年空氣質量超標(根據AQI檢測標準)天數達到186天,其中有11天是AQI大于300的嚴重污染。
此外,同樣實行限購的城市,其道路擁堵程度和空氣污染狀況都沒有根本改善。比如天津的空氣污染還是較嚴重,而杭州和上海的道路的空氣污染雖然較輕但擁堵更為嚴重。也就是說私家車“挨”了不少打,承擔了很多原本是其他行業(yè)應該承擔的治污治堵責任,但是真正問題的結點卻沒有解決,城市交通規(guī)劃和工業(yè)分布都沒有處理好。
但最奇葩的是,一個治堵治污都不起作用的所謂限購政策卻被全國效仿。深圳作為中國對外改革開放最早的窗口,用最粗暴的方式限制市民購買汽車后,又公然排斥外來車輛,這些做法符合習李新政以來要求的國家治理崇尚“法”,依法治國、依法執(zhí)政、依法行政的理念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