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金星:孟母三遷與教子秘笈
繆金星
《三字經》里,將孩子的教育責任首先歸于父母和老師,說是“養(yǎng)不教,父之過。教不嚴,師之惰”,并以“昔孟母,擇鄰處”作為成功教例,然后才是“子不學,非所宜。幼不學,老何為”。我以為,教育的關鍵是孩子的自我覺悟,最高明的“授教”是讓“受教”者學會“自教”。
史書上說孟母姓仉,這個字與“張”同音,是個很古老的姓氏。孟子的父親死得早,孤兒寡母日子過得很不容易。孟母是個有見識的女人,一心要把兒子打造成才。孟母為孩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“搬家”,她覺得,一個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,是成才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。原來,他們家以前住在城北郊外的一塊墓地邊,小孟軻年幼,時常跟在送葬隊伍后面,一會兒裝作哭哭啼啼的孝子賢孫,一會兒又嘀嘀嗒嗒學著吹鼓手的樣子,模仿出殯、送葬。孟母看到兒子的怪模樣,感到這個環(huán)境實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長,并認定“此非所以居吾子也”,就決定第一次搬家。
孟母把家搬到城里,那時候,魯國的商貿已經相當發(fā)達,既有坐攤的店鋪,也有販運的行賈。鬧市上人來人往,絡繹不絕。很快,孟軻又被這邊吸引了,天天閑逛在集市上,學著商販吆喝,模仿起買賣人的勾當。孟母原以為處于喧鬧的環(huán)境里讀書,可以鍛煉孩子鬧中取靜的韌勁,結果卻恰得其反。于是再次決定搬家。這次,他們搬到城東的學館對面。那兒是國家興辦的教育機構,聚集著許多既有學問又懂禮儀的讀書人。學館里書聲瑯瑯,學習氛圍很濃。孟母很滿意,就這樣定居下來了。
孟母三遷,可小孟軻的心依然沉浸在嬉戲之中,他開始厭煩起母親頻繁搬家,那時候他似懂非懂,似乎有了自己的思想,處在反抗和叛逆期,不愿意踐行由母親為他設計的人生,甚至,她覺得母親很可笑。人家不讀書,不曉事,不也照樣有權有勢,照樣有人夸薦。終于有一天,孟軻耐不了清苦逃學回家了。
孟子回家時,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,一次次努力,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結果,她傷心透了,舉起一把剪刀,一下把剛織了一半的布給剪斷了,斷麻落了一地,散作一團。孟子看到母親的舉動,先是有點害怕,但不明白其中緣故,許久,才聽母親訓誡道:“學習就像織布一樣,你不專心讀書,就像這斷了線的麻布,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。學習如果不趁時努力,溫故知新,就永遠也學不到真本領。”說到傷心處,孟母不由得抽泣起來。這次,孟子覺醒了,他畢竟是個聰明的孩子,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,并致力于他的學說,終于學有所成。而孟母教子的故事也得以流傳。
千百年來,世人把孟母的故事奉為家教的經典,只是不知有沒有人想過,同樣環(huán)境,同樣施教,為什么有的孩子成才了,有的則越強迫越抵制。孟母此舉,如果換成另一個孩子,聽她整天嘮叨著讀書的事,會不會生厭?既然母親敢剪布,他會不會開始扔東西撒氣,一副暴躁乖戾的樣子?這難道不值得細細思量一番嗎?這世上真有什么教子秘笈嗎?那些所謂的育兒經典,究竟有多少代表性?真的只有失敗的父母,而沒有孩子自身的原因?
如果孟軻真是個不開竅的孩子,那么孟母的苦心,能有多少實際意義?長在帝王家的丹朱,他的頑劣并不是因為缺乏教養(yǎng);學有所成的寧越,也沒聽說他是被父母打著才愛上學習。是所謂“丹朱不應乏教,寧越不聞被捶”。因材施教,因勢利導,挖掘孩子的潛質,發(fā)揮孩子的特長,唯有真正的自我覺悟,才是教育的關鍵。用我們寧波話來說就是:小孩子自己生魂靈,什么事都好辦了。
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|
去年,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、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。寧波舟山港實現(xiàn)了實質性一...
詳細
|
習近平總書記2·19和4·19兩次重要講話,從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全局和戰(zhàn)略高度,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(yè)...
詳細
|